感冒和甲流在症状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却也存在诸多差异,只要仔细观察,便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端倪。
在发热方面,感冒患者通常是低热,体温一般在 38℃以下,发热持续时间较短,通常 1 - 2 天。而且这种发热不会让人感觉特别难受,口服一些常用的感冒药后,体温就能较快恢复正常。而甲流则来势汹汹,多为高热,体温常常能飙升至 38.5℃以上,甚至达到 39℃、40℃ ,持续时间也比较长,一般会持续 3 - 5 天。高热时,患者会感觉浑身滚烫,还可能伴有寒战,即使盖着厚被子也会冷得发抖,退烧药的效果也相对有限。
呼吸道症状上,感冒的呼吸道症状较为突出,如频繁打喷嚏,一个接一个,让人应接不暇;鼻塞严重,呼吸都变得不畅,只能张嘴呼吸;流清水样鼻涕,一天下来可能要用掉一包纸巾;咳嗽也是常见症状,或轻或重,有时还会伴有咳痰 。甲流的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虽然也会有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但整体不如感冒明显。
至于全身症状,感冒时全身症状比较轻微,可能只是稍微感觉乏力,身体活动基本不受影响,不耽误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甲流的全身症状则严重得多,除了明显的乏力,感觉身体被掏空,连走路都没力气外,还会有肌肉酸痛的症状,仿佛全身的肌肉都被狠狠揉捏过,尤其是四肢、腰背等部位,酸痛感明显,稍微活动一下就疼痛加剧;头痛也较为常见,头部像被重锤敲击,昏昏沉沉,严重影响精神状态。
发病规律:时间和传播的差异
除了症状上的不同,感冒和甲流在发病规律上也有明显差异,这也是判断二者的重要依据。
感冒全年均可散发,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不过在冬春季节,由于气温变化较大,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冒的发病率会略高一些。但这种高发也只是相对而言,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集中发病情况。而且感冒的传染性较弱,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比如与感冒患者握手、共用物品等,或者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被感冒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鼻 。所以,一般只有在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时才有可能被传染,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被传染感冒的几率并不高。
甲流则有着明显的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冬春季节高发,从 11 月到次年 3 月左右 。在这个时间段,天气寒冷,人们多在室内活动,空气不流通,为甲流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甲流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极快,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周围的人一旦吸入这些飞沫,就容易被感染。而且甲流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比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也会导致感染。所以,在甲流流行季节,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群体感染,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更是甲流的高发区域。
科学检测:确诊的关键手段
当症状和发病规律难以准确判断是感冒还是甲流时,科学的检测方法就成为了确诊的关键手段。在医院,医生通常会借助多种检测手段来区分二者,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血常规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检测项目。在感冒时,血常规的变化通常不明显,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略有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也基本处于正常范围。这是因为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相对较轻。而甲流患者的血常规则会有较为明显的变化,白细胞总数一般会减少,尤其是淋巴细胞计数会显著下降 。这是因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会引发人体较为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细胞参与免疫防御,数量随之减少。但血常规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仅凭此确诊,因为其他病毒感染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血常规变化。
病毒核酸检测是目前诊断甲流的金标准。它的原理是通过检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如咽拭子、鼻拭子等)中的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来确定是否感染。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特定的技术,将样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扩增,然后通过检测扩增产物来判断是否存在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定基因序列。这种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是否感染甲流,而且还能区分甲型流感病毒的不同亚型。只要样本采集规范、检测过程准确,病毒核酸检测的结果就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检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检测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出结果。
抗原检测则是一种更为便捷快速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甲流抗原检测试剂盒,操作方法类似于新冠抗原检测。患者可以自行采集鼻腔或咽喉分泌物,然后将样本滴在检测试纸上,一般 15 - 20 分钟就能出结果。如果试纸上显示两条杠,即为阳性,表明感染了甲流;如果只有一条杠,则为阴性,基本可以排除甲流感染。抗原检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初步结果,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或家庭中进行初步筛查。不过,它的准确性相对核酸检测要低一些,容易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所以如果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临床症状高度怀疑甲流,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来确诊。
血清学检测也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甲型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过甲流。在人体感染甲流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一般在感染后的 1 - 2 周,血液中的抗体水平会逐渐升高。血清学检测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检测血液中抗体的含量和类型,来判断是否感染过甲流以及感染的时间。这种检测方法对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急性期的诊断价值相对有限,因为在感染初期,抗体还未产生或含量较低,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应对策略:不同病症不同对待
当我们判断出是感冒还是甲流后,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对于普通感冒,一般来说,症状相对较轻,通过一些简单的措施就能逐渐恢复。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修复,增强免疫力。此时,要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外出活动,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在饮食方面,要保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同时,要多喝水,每天至少喝 1500 - 2000 毫升的水,这样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缓解喉咙疼痛等症状。
如果感冒症状比较明显,如发热、头痛、咳嗽等,可以根据症状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发热时,如果体温在 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当体温超过 38.5℃时,可以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不要超量。咳嗽如果影响到休息和生活,可以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氨溴索等。如果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以使用含有伪麻黄碱、氯苯那敏等成分的感冒药,缓解症状。不过,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如有疑问,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甲流的应对则相对复杂一些。由于甲流传染性强,一旦确诊,患者应立即进行自我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隔离期间,要尽量单独居住在一个房间,保持房间通风良好,佩戴好口罩。如果病情较轻,可以在家中进行治疗,但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治疗甲流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等,这些药物需要在发病后的 48 小时内尽早服用,效果最佳,可以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发热时使用退烧药,咳嗽时使用止咳药等。
如果病情较重,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模糊、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接受住院治疗。在医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吸氧、输液、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并发症等。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等,感染甲流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因此更要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无论是感冒还是甲流,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发热超过 3 天、咳嗽剧烈且伴有咳痰增多、呼吸困难等,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3137浏览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849浏览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16526浏览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8117浏览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1209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