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痔疮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肛肠疾病,民间甚至有 “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的说法 ,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侧面反映出其高发的态势。据相关统计,痔疮的发病率在肛肠疾病中一直名列前茅,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被它盯上,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孕期的准妈妈以及经常便秘的人群 。虽说痔疮不是危及生命的重症,但发作起来,便血、疼痛、瘙痒等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成为难以言说的 “难言之隐”。因此,了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长了痔疮,就显得尤为重要,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将痔疮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症状自查:身体的异常信号
便血:鲜红血迹背后的隐情
便血是痔疮发出的一个较为常见的信号。当你在排便后发现卫生纸上有鲜红色的血迹,或者大便时,血液呈点滴状落下,甚至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那就需要警惕痔疮的可能了。这种便血通常是在排便过程中或排便后出现,血液颜色鲜红,且不与粪便混合,这是痔疮便血区别于其他肠道疾病便血的重要特征。比如,肛裂导致的便血,往往会伴有肛门疼痛,且便血量相对较少;而肠道肿瘤引起的便血,血液颜色多为暗红色,还常与粪便混合,同时可能伴有大便习惯改变、消瘦等其他症状 。所以,一旦发现便血,不要盲目认为是痔疮,及时就医检查十分必要。
痔核脱出:肛门的 “异物感”
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痔核脱出的症状。起初,可能只是在排便时,痔核会从肛门脱出,但排便结束后,它能自行回纳到肛门内,这时你可能只是偶尔感觉到肛门有轻微的坠胀感或异物感。随着病情加重,痔核脱出的频率会增加,甚至在咳嗽、走路、劳累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也会脱出,而且脱出后无法自行回纳,需要用手推回。更严重时,痔核可能会一直脱在肛门外,无法回纳,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肿胀、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疼痛:肛门的疼痛之谜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内痔通常不会引起疼痛,只有在发生嵌顿、感染或血栓形成时,才会出现疼痛症状。外痔则不同,当出现血栓性外痔时,肛门周围会突然出现一个或多个肿块,疼痛剧烈,尤其是在触碰或排便时,疼痛会更加明显。而内痔或混合痔一旦发生嵌顿,痔核被卡在肛门外,无法回纳,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引发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持续存在,还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休息。
瘙痒与潮湿:肛周的 “小麻烦”
由于痔疮会导致肛门闭合不紧,直肠内的分泌物会渗出到肛门外,刺激肛周皮肤,从而引起瘙痒和潮湿的感觉。你可能会时不时地感到肛门周围痒痒的,忍不住想去抓挠,但又不好意思当众挠,十分尴尬。而且,长期的潮湿环境还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肛周湿疹等其他皮肤问题,使瘙痒症状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平时要特别注意保持肛周的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勤换内裤,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自我检测:简单方法初判断
触摸感受:探寻肛门的异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触摸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痔疮。当你在洗澡或清洁肛门时,不妨用手指轻轻触摸肛门周围的皮肤。正常情况下,肛门周围的皮肤应该是平整、光滑的。如果在触摸过程中,你感觉到有柔软的肿块或凸起,就像摸到了一个小肉球,而且这些肿块质地柔软,没有明显的疼痛,那么这很有可能就是外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内痔一般位于齿状线以上,位置较深,自己很难直接触摸到,只有当内痔脱出到肛门外时,才有可能触摸到。此外,在触摸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度导致痔疮破裂出血或引发感染。 比如,小张在洗澡时偶然摸到肛门附近有个小肿块,起初没在意,后来肿块逐渐变大,还出现了疼痛和便血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外痔,由于没有及时处理,病情已经有所加重。
大便观察:细节中的线索
大便的状态往往能为我们提供很多关于身体状况的线索,观察大便也是判断是否长痔疮的一个重要方法。每次排便后,不要急于冲水,先仔细观察一下大便的表面是否有血迹。如果发现大便表面附着有鲜红色的血液,或者在擦拭肛门时,厕纸上带有鲜红的血迹,这就可能是痔疮发出的信号。因为痔疮患者在排便时,干结的大便容易摩擦痔核表面的黏膜,导致出血,这些血液会附着在大便表面,或者沾染在厕纸上。但要注意,便血并不一定都是痔疮引起的,像肛裂、直肠息肉、肠道肿瘤等疾病也可能导致便血。所以,如果发现便血,一定要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及时就医。例如,小王最近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每次大便后,厕纸上都有少量的鲜血,一开始他以为是上火导致的痔疮,就没有在意。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不仅便血的情况没有改善,还出现了大便变细、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直肠息肉,幸好发现得及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专业诊断:确诊的关键步骤
肛门视诊:直观的观察
肛门视诊是医生诊断痔疮的第一步,也是最直观的检查方法。在进行肛门视诊时,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采取合适的体位,如侧卧位、膝胸位或截石位等,充分暴露肛门部位。医生会仔细观察肛门的外观,查看肛门周围的皮肤是否有异常,如是否有外痔存在。外痔通常表现为肛门周围的皮赘或肿块,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椭圆形,颜色可能与周围皮肤相同,也可能因为充血、发炎而呈现暗红色或紫红色。如果发现有外痔,医生还会进一步观察其大小、数目、位置以及是否有破溃、出血、感染等情况,以此来判断外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此外,医生还会观察患者在做排便动作时,是否有内痔脱出肛门外,以及脱出的内痔的形态、大小和能否自行回纳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痔疮的病情都非常重要。
肛门指诊:深入的检查
肛门指诊是一种简单而又重要的检查方法,它能帮助医生深入了解直肠和肛管的情况。在进行肛门指诊前,医生会先戴上指套,并在指套上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然后,医生会将食指缓慢地插入患者的肛门,轻轻触摸直肠壁。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可以感知到直肠黏膜的质地、弹性,检查是否有硬结、肿物等异常情况。对于内痔,医生通过指诊可以触摸到内痔的大小、质地、位置以及是否有压痛等。虽然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位置相对较深,但通过指诊,医生仍能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此外,肛门指诊还能帮助医生排除其他一些肛肠疾病,如直肠肿瘤、直肠息肉、肛瘘等。据统计,大约 75% 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诊被早期发现。所以,肛门指诊对于肛肠疾病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患者不应因为害羞或担心不适而拒绝这项检查。
肛门镜检查:精准的洞察
肛门镜检查是诊断痔疮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让医生直接观察到肛管和直肠黏膜的情况,为准确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在进行肛门镜检查时,医生会先对患者的肛门周围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然后,将涂抹了润滑剂的肛门镜缓慢插入肛门内,通过肛门镜的镜头,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肛管和直肠下段的内部情况。在肛门镜下,内痔呈现为紫红色的柔软肿物,表面光滑,有时还能看到黏膜表面有出血点或溃疡。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内痔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以及有无出血、糜烂等情况,来准确判断内痔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详细的信息。此外,肛门镜检查还能帮助医生发现一些其他的病变,如肛乳头肥大、直肠炎、直肠息肉等,有助于鉴别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早发现早治疗:摆脱痔疮困扰
痔疮,看似是个小毛病,却可能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及时判断自己是否长了痔疮,对后续的治疗和恢复至关重要。一旦发现自己有便血、痔核脱出、疼痛、瘙痒等疑似痔疮的症状,千万不要因为害羞或者觉得是小事而拖延,应尽快前往医院的肛肠科就诊 。早期的痔疮,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久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再配合药物治疗,往往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而如果延误了治疗时机,痔疮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不仅治疗难度增加,患者也会承受更多的痛苦,甚至还可能引发贫血、肛周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重视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积极应对痔疮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让 “难言之隐” 不再成为生活的困扰。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3495浏览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1059浏览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16791浏览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8311浏览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12360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