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全面解析与应对指南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甲流,即甲型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依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特性,可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的影响力尤为显著。甲型流感病毒的表面存在两种关键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根据它们的蛋白结构和基因特性,甲型流感病毒又可细分为众多亚型,目前已发现 18 个 HA 亚型(H1~H18)和 11 个 NA 亚型(N1~N11) 。在这些亚型中,H1N1 和 H3N2 亚型较为常见,能够在人群中引起季节性流行。

甲流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喷出携带病毒的飞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它还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比如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触摸口鼻等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在学校、养老院、商场等人员密集且空气不流通的场所,甲流的传播速度会明显加快,很容易造成聚集性发病。

甲流的传播范围广泛,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且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在温带地区,冬春季往往是甲流的高发季节;而在热带地区,甲流全年都可能发生。从历史数据来看,甲流曾多次引发大规模的疫情,对全球公共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例如 1918 - 1920 年的 “西班牙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 H1N1 引发,造成了全世界约 10 亿人感染,4000 万至 5000 万人死亡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一、传播途径大揭秘

飞沫传播:这是甲流最为常见的传播方式。当甲流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会从呼吸道中喷出大量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通常可以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周围的人如果近距离吸入了这些带有病毒的飞沫,就极有可能被感染。在一个通风不畅的教室或者办公室里,患者不经意间的一次咳嗽,就可能让周围的人暴露在病毒的威胁之下。根据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与患者距离较近的人感染甲流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的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也存在感染风险。比如,在照顾甲流患者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不小心接触到患者的这些黏膜部位,病毒就可能通过接触的部位进入体内,引发感染。曾经有医护人员在救治甲流患者时,由于防护不当,直接接触到患者的鼻腔分泌物,随后出现了甲流感染的症状。

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被甲流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当患者接触过一些物品,如餐具、杯子、毛巾、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病毒就可能残留在这些物品表面。其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品,然后再用手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部位,病毒就会趁机进入人体,从而导致感染。在公共场所,像医院、商场、学校等,这些公共物品被频繁接触,间接传播的风险也就相对较高。例如,在学校的食堂里,学生们共用的餐具如果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就可能成为甲流病毒传播的媒介。

二、典型症状一览

甲流的症状通常较为明显,且发病急骤,一般在感染病毒后的 1 - 3 天内就会出现症状。

高热:发热是甲流最为突出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体温会迅速升高,可达 39℃甚至 40℃以上 ,这种高热状态往往会持续 3 - 5 天,普通的退热方法较难使体温迅速下降。发热期间,患者会感觉全身燥热,皮肤发烫,面色潮红,还可能伴有畏寒、寒战等症状,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会不由自主地发抖。

干咳:咳嗽在甲流患者中也十分常见,通常表现为干咳,即没有痰液或仅有少量黏液。咳嗽较为剧烈,频繁发作,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休息,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引发胸痛。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可能会逐渐加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咽痛:患者的咽喉部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吞咽时疼痛加剧,严重影响进食和饮水。咽喉部还可能出现红肿、充血的情况,有时能看到咽喉黏膜上有散在的小疱疹或溃疡。有些患者在说话时也会感到疼痛,声音变得沙哑。

全身酸痛:甲流引发的全身酸痛症状较为普遍,患者会感觉全身肌肉、关节都处于酸痛状态,尤其是腰部、腿部、肩部等部位较为明显。这种酸痛感不同于普通的劳累后肌肉酸痛,程度更为剧烈,仿佛身体被过度拉伸或受到重击,即使在休息时也难以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使其行动变得迟缓、笨拙。

乏力:患者会感到极度疲倦,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不振,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气喘吁吁,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即使经过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仍然难以恢复精力,这种乏力感会持续较长时间,直到病情逐渐好转。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但相对较轻。此外,儿童感染甲流后,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可能与儿童的消化系统较为脆弱,对病毒感染的反应更为敏感有关。而对于重症患者,病情会迅速恶化,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等严重表现,如呼吸困难、发绀、胸痛、意识障碍、休克等,这些症状表明患者的病情已经非常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三、有效的预防措施

生活管理:加强体育锻炼,如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的慢跑、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更好地抵御甲流病毒的侵袭。规律作息同样重要,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维持良好的生理机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 “七步洗手法”,在流动水下揉搓双手至少 20 秒,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彻底清除手上可能沾染的病毒。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加强隔离:在甲流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网吧等。如果必须前往,要全程佩戴口罩,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正确佩戴,确保口罩贴合面部,遮住口鼻,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病毒飞沫。若身边有甲流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如无法避免,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接触后及时洗手、更换衣物。对患者居住的环境要进行定期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具表面、地面等,每天通风换气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降低空气中病毒的浓度。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流感疫苗通常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前接种,一般建议在 9 - 11 月进行接种,这样可以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前让身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甲流的风险和患病后的严重程度。

四、科学治疗方法

隔离:一旦确诊为甲流,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对于轻症患者,可选择居家隔离,确保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最好有单独的房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在隔离期间,患者要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妥善处理。而对于重症患者,则需及时送往医院,在专门的隔离病房接受治疗,医护人员会严格按照防护要求进行护理和诊疗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对症治疗:针对甲流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需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若患者体温超过 38.5℃,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同时,也可配合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对于咳嗽症状,若咳嗽较为剧烈,影响休息和生活,可使用右美沙芬、可待因等止咳药物;若伴有咳痰,可选用氨溴索、氯化铵等祛痰药物,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咳嗽症状。若患者咽喉疼痛明显,可使用含片(如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等)、喷雾剂(如开喉剑喷雾剂、口腔炎喷雾剂等)来缓解疼痛,减轻咽喉部的炎症反应。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甲流治疗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对于病情较重、有重症倾向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甲流病毒药物主要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 。其中,奥司他韦是最常用的药物,在发病后的 48 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一般情况下,成人奥司他韦的剂量为每次 75mg,每日 2 次,疗程为 5 天;儿童则需根据体重计算剂量,遵医嘱服用。扎那米韦可通过吸入给药,适用于成人及 7 岁以上儿童;帕拉米韦则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对于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较为适用。

抗生素治疗:甲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如果患者合并了细菌感染,如出现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此时则需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在使用抗生素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

支持治疗:对于出现脏器功能损害(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或休克的重症甲流患者,支持治疗至关重要。在呼吸支持方面,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吸氧、无创通气(如使用面罩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呼吸机),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保证氧气供应。在循环支持方面,可通过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来维持血压稳定,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此外,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在甲流治疗过程中,患者务必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良好的心态。若病情出现变化或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甲流作为一种常见且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了解甲流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掌握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保障个人和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务必重视甲流的防控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加强体育锻炼,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勤洗手,注重饮食均衡,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在甲流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必须前往,一定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的关键措施,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旦出现疑似甲流的症状,如高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等,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接受科学合理的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仅有助于缓解症状,缩短病程,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甲流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提高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共同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相关文章

  • 母子二人喝新鲜羊奶感染布病 布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近期,南京市第二医院接诊了一对母子,两人因饮用未经充分消毒处理的新鲜羊奶而感染了布鲁氏菌病(布病)。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1-21
  • 近期甲流后面瘫人数增多 甲流后出现面瘫的原因

    近期,多地报告了多起感染甲型流感(甲流)后出现面瘫的病例,这一现象引起了医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关于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和建议: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1-21
  • 禽流感潜伏期及治疗方法

    禽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 1 - 7 天,一般多在 2 - 4 天。不过,潜伏期的长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感染病毒的亚型、感染病毒的剂量以及被感染个体的自身免疫力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引发症状,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可能相对长一些 。若个体免疫力较强,感染病毒后潜伏期可能会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1-21
  • 关于梅毒,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梅毒,这一由梅毒螺旋体引发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犹如隐匿在暗处的 “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类健康。它不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包括性接触、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还能在人体内长期潜伏,对多个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1-17
  • 全血细胞减少有什么疾病?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1:36
    5828次播放

    恶性淋巴瘤怎么治疗?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0:42
    17455次播放

    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表现?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0:36
    5131次播放

    胃溃疡怎么办?

    张树卿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播放1:28
    8168次播放
  • 百芝堂喻小勇:糖尿病逆转有黄金期,糖友一定得抓住!

    百芝堂喻小勇:糖尿病逆转有黄金期,糖友一定得抓住!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文章3123浏览

  • 诺华深耕广大县域市场,进博会上讲述“小城故事”

    诺华深耕广大县域市场,进博会上讲述“小城故事”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文章848浏览

  • HPV病毒的“前世今生”

    HPV病毒的“前世今生”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文章16524浏览

  •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文章8108浏览

  • 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 如何保护好心脏健康

    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  如何保护好心脏健康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文章12086浏览

  • Q美甲灯对皮肤的伤害有多大?

    A美甲灯对皮肤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紫外线辐射风险 美甲灯主要分为紫外线UV荧光灯、LED灯或UV+LED组合灯,这些灯珠在工作时都会散发出紫外光。紫外线辐射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皮肤变黑:紫外线中的UVA波段穿透性强,可到达真皮深处,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导致皮肤变黑。 皮肤老化:长期紫外线暴露会加速皮肤老化,使皮肤变得干燥、松弛。 DNA损伤和突变:研究表明,美甲灯的紫外线照射可导致细胞死亡和DNA损伤,这些损伤与皮肤癌的突变模式相似。 2. 热损伤风险 美甲灯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可能导致手部皮肤温度升高,甚至烫伤。测试显示,美甲灯使用过程中手背温升可达41.8K,指甲温升在7.3-30.8K之间。 3. 皮肤癌风险 虽然美甲灯的紫外线暴露量相对较低,但频繁使用仍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研究发现,美甲灯的紫外线辐射剂量是太阳的4.2倍,短时间内接受的紫外照射剂量相当于户外工作一天。 4. 眼睛伤害 美甲灯的紫外线不仅会伤害皮肤,还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建议在使用美甲灯时佩戴防护眼镜。
    陈红伟
    陈红伟 副主任医师 许昌市人民医院
    2025-01-20
  • Q最近经常头痛该怎么办啊?

    A你好,经常头痛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患者通常会感到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可能还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紧张性头痛也很常见,多由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引起,疼痛一般是双侧头部的紧箍样或压迫样感觉。对于轻度至中度头痛,可以使用非处方药来缓解。如果头痛是由偏头痛等疾病引起的,且比较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药。建议是对症治疗能改善。
    张艳凯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5-01-13
  • Q心律不齐经常出现发慌的情况怎么办?

    A你好,心律不齐经常发慌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可从紧急应对、日常调理、定期检查等方面进行处理。一旦出现发慌症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剧烈运动或其他活动,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适当的调整呼吸,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心脏,加重心律不齐和发慌的症状。
    高秋
    高秋 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人民医院
    2025-01-10
  • Q心律不齐怎么改善和注意呢?

    A你好,心律不齐是指心跳节律或频率异常,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情绪调节、医学干预等方面来改善,同时在日常中也有诸多注意事项。建议在平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有 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心脏的情况,监测心律不齐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张艳凯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5-01-10
  • 主页 权威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