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感染性腹泻简介

感染性腹泻(也称急性胃肠炎)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根据腹泻的持续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急性(<14天),持续性(14~29天)或慢性(≥30天)。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其染病途径大致相同,主要“病从口入”即粪-口传播,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诺如病毒等),但是仍然有些病例病原体的实际传播途径不明了。不同感染接种剂量直接影响疾病的传播方式和易感性。发病机制为毒素和(或)病原体直接侵犯胃肠道黏膜而致病。其临床表现均可有腹痛、腹泻,并可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后确诊须依赖病原学检查。各种腹泻处理原则亦相似,但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腹泻,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上又有不同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霍乱定为甲类传染病,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定为乙类传染病,除上述以外的感染性腹泻定为丙类传染病。

感染性腹泻相关文章

更多

感染性腹泻相关视频

更多

感染性腹泻相关语音

更多

感染性腹泻精彩问答

更多
  • Q肚子一直拉稀,伴有腹痛,怎么办?

    A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可能是病毒细菌感染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常见的是饮食不健康,生活不规律,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抽血检查,及时的服用止泻的药物治疗,严重的需要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的加重,注意休息,补充水分,防止脱水,最近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不要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张艳凯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2019-08-07
  • 主页 权威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