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肥胖怎么办?关于运动要注意的几点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女性在生产后,由于孕期增加营养、缺乏运动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体重会增加的比较明显,有的甚至会出现肥胖的问题,让爱美的女性们苦恼不已,有的生产不久就在饮食、运动上开始注意,希望能恢复以往的好身材。产后肥胖怎么办?不过产后女性要想减肥瘦身的话,有很多方面都是需要注意的。

1、运动初期要保护脊柱

产后的新妈妈因为长期没有运动,身体难免出现一些变化,不注意的话可能会伤害到脊椎,因此最好选择一些不伤害脊柱的运动,比如适当地蹬伸练习,这种运动强度不大,而且不需要支撑重量,这样就能充分地保护产后比较脆弱地腰腹部,从而实现锻炼腰腹的目的。

2、逐渐增强背部练习

新妈妈们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还可以逐渐地增加一些运动,比如增强背部肌肉力量的练习,具体地运动强度也不能太大,比如做做身体前倾练习,或者适当地蹲腿,从而避免背部堆积过多脂肪,达到消耗多余能量、锻炼背部肌肉的效果。

3、控制运动时间

虽然产后女性要坚持长期地运动,但是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盲目地运动,尤其对于一些平时运动比较少的新妈妈们来说更要注意这一点,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伤害自身健康,比如之前不经常运动的女性,锻炼时间15~30分钟即可,孕前经常运动的女性可以适当地延长,总的来说要根据自身的情况。

4、运动后不宜喂奶

如果是还在哺乳期,那么在喂奶这一方面就要注意了,建议最好在运动前喂,或者运动后过段时间,一般需要间隔1~2小时再喂奶。因为运动后身体会出汗,而且会产生乳酸,对乳汁也会有一些影响,孩子不爱喝,或者对健康造成影响。

产后肥胖怎么办?产后女性出现肥胖的问题不用太担心,只要保持规律的生活,合理地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一般会慢慢恢复到之前身材的,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此外要注意的是,产后一定不要刻意地减肥节食,这对身体是很不利的,很容易造成一些健康问题,甚至引起一些并发症,那就得不偿失了。


相关文章

  • 女性内分泌失调是怎么回事 如何有效调理内分泌失调

    ​大家经常脱口而出的内分泌失调,其实对女性来说也是常见的困扰,因为出现的多,对健康影响还是很大的,要注意做好预防,减少危害。内分泌正常的情况下,人体会分泌出各种各样的激素,它们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维持生理平衡。当出现失调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想要做好调理,怎么办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4-11-26
  • 子宫肌瘤手术后要注意哪些饮食 子宫肌瘤会导致癌变吗

    ​子宫肌瘤检查在比较大的情况下,一般是需要做手术,这样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好。因为肌瘤很大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疼痛,这对健康影响其实还是比较大的。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许多女性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有子宫肌瘤时,难免会感到焦虑和不安。那么,子宫肌瘤手术后要注意哪些饮食?子宫肌瘤会导致癌变吗?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4-11-20
  • 女性经常掉头发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预防掉发

    ​掉头发在秋季的时候很常见,大多数女性说掉发掉的很担心,一不小心好像就要秃头一样。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都比较大,因此脱发掉发的情形比较多,这对女性来说,一定要注意预防。如果是经常的掉头发一定要注意疾病问题,具体是哪些疾病呢?预防脱发该做什么?下面一起看看吧。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4-11-15
  • 全血细胞减少有什么疾病?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1:36
    5980次播放

    恶性淋巴瘤怎么治疗?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0:42
    17619次播放

    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表现?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0:36
    5273次播放

    胃溃疡怎么办?

    张树卿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播放1:28
    8338次播放
  • 百芝堂喻小勇:糖尿病逆转有黄金期,糖友一定得抓住!

    百芝堂喻小勇:糖尿病逆转有黄金期,糖友一定得抓住!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文章3530浏览

  • 诺华深耕广大县域市场,进博会上讲述“小城故事”

    诺华深耕广大县域市场,进博会上讲述“小城故事”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文章1087浏览

  • HPV病毒的“前世今生”

    HPV病毒的“前世今生”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文章16823浏览

  •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文章8324浏览

  • 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 如何保护好心脏健康

    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  如何保护好心脏健康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文章12389浏览

  • Q美甲灯对皮肤的伤害有多大?

    A美甲灯对皮肤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紫外线辐射风险 美甲灯主要分为紫外线UV荧光灯、LED灯或UV+LED组合灯,这些灯珠在工作时都会散发出紫外光。紫外线辐射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皮肤变黑:紫外线中的UVA波段穿透性强,可到达真皮深处,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导致皮肤变黑。 皮肤老化:长期紫外线暴露会加速皮肤老化,使皮肤变得干燥、松弛。 DNA损伤和突变:研究表明,美甲灯的紫外线照射可导致细胞死亡和DNA损伤,这些损伤与皮肤癌的突变模式相似。 2. 热损伤风险 美甲灯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可能导致手部皮肤温度升高,甚至烫伤。测试显示,美甲灯使用过程中手背温升可达41.8K,指甲温升在7.3-30.8K之间。 3. 皮肤癌风险 虽然美甲灯的紫外线暴露量相对较低,但频繁使用仍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研究发现,美甲灯的紫外线辐射剂量是太阳的4.2倍,短时间内接受的紫外照射剂量相当于户外工作一天。 4. 眼睛伤害 美甲灯的紫外线不仅会伤害皮肤,还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建议在使用美甲灯时佩戴防护眼镜。
    陈红伟
    陈红伟 副主任医师 许昌市人民医院
    2025-01-20
  • Q最近经常头痛该怎么办啊?

    A你好,经常头痛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患者通常会感到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可能还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紧张性头痛也很常见,多由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引起,疼痛一般是双侧头部的紧箍样或压迫样感觉。对于轻度至中度头痛,可以使用非处方药来缓解。如果头痛是由偏头痛等疾病引起的,且比较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药。建议是对症治疗能改善。
    张艳凯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5-01-13
  • Q心律不齐经常出现发慌的情况怎么办?

    A你好,心律不齐经常发慌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可从紧急应对、日常调理、定期检查等方面进行处理。一旦出现发慌症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剧烈运动或其他活动,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适当的调整呼吸,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心脏,加重心律不齐和发慌的症状。
    高秋
    高秋 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人民医院
    2025-01-10
  • Q心律不齐怎么改善和注意呢?

    A你好,心律不齐是指心跳节律或频率异常,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情绪调节、医学干预等方面来改善,同时在日常中也有诸多注意事项。建议在平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有 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心脏的情况,监测心律不齐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张艳凯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5-01-10
  • 主页 权威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