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附子理中丸源自传统中医经典名方。其主要成分包含附子(制)、干姜、党参、炒白术、甘草。附子大辛大热,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能温补肾阳;干姜温中散寒,协助附子增强温阳之力;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这几味药相互配伍,共奏温中健脾之效,是中医温补脾胃的经典方剂组合。
1.脾胃虚寒证:对于脾胃虚寒所导致的脘腹冷痛有显著疗效。患者常感觉胃脘部及腹部怕冷、疼痛,热敷或饮用热水后疼痛可缓解,同时可能伴有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状。同仁堂附子理中丸通过温煦脾胃阳气,改善脾胃虚寒的状态,从而减轻上述不适症状。
2.呕吐泄泻:因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泄泻症状,服用同仁堂附子理中丸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脾胃阳虚,运化功能减弱,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而出现呕吐、泄泻。该方剂能够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提升脾胃阳气,从而有效缓解呕吐、泄泻症状。
1.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脾胃功能也不例外。很多中老年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表现为胃脘冷痛、消化不良、大便稀溏等。同仁堂附子理中丸温和的温补特性,适合他们长期调理脾胃,改善脾胃虚寒症状,增强脾胃功能。
2.女性群体:部分女性由于体质原因或不良生活习惯,如贪凉饮冷、过度劳累等,容易出现脾胃虚寒。在经期,可能会因脾胃虚寒导致痛经加重,伴有畏寒肢冷、恶心呕吐等症状。同仁堂附子理中丸可以在日常或经期前服用,起到温中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缓解相关不适。
3.饮食不规律人群: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或饥一顿饱一顿。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对于这类人群,同仁堂附子理中丸可以帮助改善脾胃功能,缓解因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胃脘疼痛、消化不良等问题。
1.服用方法:同仁堂附子理中丸一般为丸剂,常见的有大蜜丸和水蜜丸。大蜜丸通常一次1丸,一日2 3次;水蜜丸一次6g,一日2 3次。建议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一小时左右服用,用温开水送服,以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2.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在服用同仁堂附子理中丸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药物的疗效。例如冰淇淋、油炸食品、辣椒等都不宜食用。
不适反应:如果服用过程中出现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结等症状,可能是药物的温热之性引起的体内燥热,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孕妇慎用,因为附子等药物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以免药物的温补之性加重体内的热邪。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同仁堂作为中医药行业的老字号品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声誉。在生产附子理中丸时,严格把控药材质量,选用道地药材,确保每一味药材都符合高品质标准。其生产工艺遵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既保留了传统炮制方法的精髓,又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质量监控和生产管理,保证了药品的质量稳定和疗效确切。同仁堂的品牌信誉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让人们在使用同仁堂附子理中丸时更加放心。
总之,同仁堂附子理中丸凭借其经典的方剂组成、确切的疗效和严格的质量保障,在调理脾胃虚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众多脾胃不适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3983浏览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1399浏览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17216浏览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8422浏览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12568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