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是一种眼科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它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类型。
眼位异常:患者的眼位在大部分时间能保持正位,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看远处物体时,一眼会向外偏斜。这种偏斜是间歇性出现的,并非持续存在。
复视与视混淆:当眼睛出现外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复视,即看到两个影像。这是因为双眼不能同时将同一物体的像准确投射到视网膜对应点上。长期的复视或视混淆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眼痛、阅读困难等不适症状。
解剖因素:眼外肌的发育异常、附着点位置改变以及肌肉力量不平衡等解剖结构上的因素,都可能导致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生。例如,外直肌力量过强或内直肌力量相对较弱,就容易使眼球向外偏斜。
神经控制因素:眼睛的正常运动是由神经系统精确控制的。如果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对眼外肌的支配不协调,也可能引发间歇性外斜视。例如,控制眼球内外转的神经信号传递异常,使得眼球不能正常维持正位。
屈光不正: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为了看清物体,可能需要过度调节眼球,这会导致眼肌平衡失调,增加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病风险。此外,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也可能影响视觉发育,进而引发斜视。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等工具检查患者的远、近视力,了解患者的视力状况。因为视力问题可能与斜视相互影响,例如视力差可能导致患者更易出现眼位偏斜,而斜视也可能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
眼位检查:常用的方法有角膜映光法、遮盖 去遮盖试验、交替遮盖试验等。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眼位偏斜以及偏斜的程度。例如,角膜映光法是通过观察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来初步判断眼位;遮盖 去遮盖试验可以区分隐斜视和显斜视。
眼球运动检查:让患者向不同方向转动眼球,观察眼球的运动情况,判断眼外肌的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某条眼外肌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眼球运动受限,进而引起斜视。
非手术治疗
矫正屈光不正:对于伴有近视、远视或散光的患者,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改善视力,同时有助于减轻眼肌的调节负担,部分患者的眼位偏斜情况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视觉训练:包括集合训练、融合训练等。这些训练可以增强眼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双眼的协调能力和融合功能,对于一些轻度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例如,通过让患者注视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目标,进行眼球运动训练,促进眼肌功能的恢复。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经过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调整眼外肌的位置和力量,使眼球恢复到正位。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眼外肌减弱术(如直肌后徙术)、眼外肌加强术(如直肌缩短术)等。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建议在患者视觉功能尚未受到严重损害之前进行手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间歇性外斜视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外观,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立体视觉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因此,一旦发现有间歇性外斜视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3761浏览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1185浏览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16992浏览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8409浏览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12555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