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护耳秘籍,让你的耳朵“永葆青春”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些不经意行为,正一步步侵蚀着耳朵的健康。

你是否习惯在上下班路上,长时间戴着耳机沉浸在音乐或有声读物中?耳机与耳膜距离极近,长时间佩戴且音量过大时,就像有个小锤子在不断敲击你的耳膜。有研究表明,当耳机音量超过 85 分贝,接触一小时以上,就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 。而在地铁、公交等嘈杂环境里,为了听清内容,人们往往会不自觉调高音量,这无疑是在给耳朵 “雪上加霜”。像在一项针对年轻人听力状况的调查中,经常长时间戴耳机的人群,听力下降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还有 KTV、建筑工地、工厂车间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噪音环境。KTV 里高分贝的音乐和人们的喧闹声混合在一起,而建筑工地和工厂车间的机器轰鸣声更是持续不断。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耳朵就像一个疲惫的战士,不堪重负。比如,在一些工厂工作多年的工人,很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甚至患上噪声性耳聋。这是因为高强度的噪音会使内耳的毛细胞受损,一旦毛细胞受损,就很难恢复,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另外,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但用尖锐物品如发卡、挖耳勺等掏耳朵,很容易划伤外耳道皮肤。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一旦受伤,不仅容易引发感染,导致外耳道炎,还可能不小心损伤鼓膜,影响听力。据统计,因不当掏耳引发耳部疾病的案例逐年增加。

一、耳朵的 “脆弱档案”

要更好地保护耳朵,我们得先了解它的结构与功能。耳朵虽小,却 “五脏俱全”,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听觉和平衡的使命。

外耳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声音收集器,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耳廓形状独特,它的存在可不是为了单纯装饰,而是能巧妙地收集外界的声波,就像卫星接收信号的天线一样。收集到的声波顺着外耳道一路前行,外耳道则像是一条精心打造的 “高速公路”,把声波平稳地传送到下一站 —— 鼓膜。

中耳是连接外耳和内耳的 “桥梁”,鼓膜、听小骨等是它的主要成员。当声波抵达鼓膜时,鼓膜就像一个灵敏的舞者,随着声波的节奏开始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的接力传递,将声音放大后传入内耳。听小骨由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它们小巧玲珑却又紧密配合,是人体中最小的骨头,却在声音传导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耳则宛如一个精密的仪器,包含了耳蜗、前庭和半规管等结构。其中,耳蜗是听觉的核心区域,里面布满了像发丝一样纤细的毛细胞。这些毛细胞堪称 “听力功臣”,它们能把传入的声音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再由听神经传递给大脑,让我们感知到美妙的声音。而前庭和半规管则主要负责维持身体的平衡,让我们在行走、奔跑、跳跃时能保持稳定。

不过,耳朵的这些结构十分脆弱。外耳的外耳道皮肤很薄,皮下组织也少,稍有不慎就可能受伤;中耳的鼓膜非常薄,像是一层薄纸,掏耳朵时用力过猛、遇到强烈的气压变化或者患上中耳炎,都可能让它穿孔;内耳的毛细胞更是娇弱,一旦受损,就很难再生,进而导致听力下降。

二、全方位护耳指南

(一)远离噪音 “陷阱”

噪音堪称耳朵的 “头号杀手”。当我们暴露在 85 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耳朵里的毛细胞就开始 “抗议” 了。长期如此,毛细胞会逐渐受损甚至死亡,导致听力下降,耳鸣也会随之而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像在一些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常常超过 90 分贝,工人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听力受损的风险极高。

面对噪音环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当身处 KTV、酒吧等娱乐场所,或者建筑工地、机场等噪音强烈的地方,要及时佩戴耳塞或耳罩。耳塞小巧便携,能有效降低噪音传入耳内;耳罩则隔音效果更强,能全方位保护耳朵。另外,在噪音环境中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要适时休息,让耳朵 “喘口气” 。

(二)耳机使用 “紧箍咒”

耳机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听觉享受,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成为耳朵的 “隐形杀手”。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会让耳朵持续处于高强度的声音刺激下,容易导致听力疲劳、听力下降。有研究表明,每天使用耳机超过 3 小时,且音量超过 60 分贝,听力受损的风险就会大幅增加。很多年轻人习惯戴着耳机入睡,一整晚耳朵都在承受声音的 “轰炸”,长此以往,耳朵又怎能不 “罢工” 呢?

为了耳朵的健康,我们要给耳机使用戴上 “紧箍咒”。遵循 “60 - 60” 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 60%,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 60 分钟 。在使用耳机时,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避免因外界嘈杂而不自觉调高音量。另外,入耳式耳机对耳道的压迫较大,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引起不适,可选择头戴式耳机,分散压力,让耳朵更舒适。

(三)耳道清洁 “温柔术”

耳道清洁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但如果清洁方法不当,反而会伤害耳朵。很多人喜欢用尖锐的掏耳勺或棉签深入耳道内部清洁,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外耳道皮肤娇嫩,稍有不慎就会被划伤,引发感染,导致外耳道炎。而且,过度清洁还可能破坏耳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影响耳道的自洁功能。

正确的清洁方式应该是 “温柔” 的。用湿润的棉签轻轻擦拭耳廓和外耳道外侧,不要深入耳道内部。如果耳垢较多,影响听力,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清理。比如,医生会使用专门的耳道冲洗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清理耳垢。

(四)生活习惯 “滋养法”

健康的生活习惯就像给耳朵注入了一股 “滋养液”,能让耳朵保持良好的状态。规律作息对耳朵健康至关重要,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内耳的血液循环,进而引发耳鸣等问题。保持心情舒畅也很关键,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情绪中,会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内耳的神经调节,导致听力下降。另外,健康饮食也不可或缺,多吃富含维生素 A、C、E 以及锌、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核桃等,有助于维持耳朵的正常功能。

(五)特殊情况 “防护盾”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耳朵更容易受到伤害,需要我们格外注意。游泳时,水如果进入耳道,容易滋生细菌,引发中耳炎。所以,游泳前要戴上防水耳塞,防止水进入耳道。游泳后,可将头偏向一侧,轻轻拉动耳廓,让耳道内的水自然流出。如果水难以流出,也不要用棉签用力擦拭,可使用吹风机,调至低温档,距离耳朵 10 - 15 厘米,轻轻吹干。

感冒时,鼻腔和咽部的炎症可能会蔓延至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感冒后要及时治疗,避免炎症加重。擤鼻涕时,不要同时捏住两侧鼻翼用力擤,应轻轻按住一侧鼻翼,擤另一侧,然后再交换,以免将鼻腔内的分泌物挤入中耳。

三、护耳行动 “小窍门”

除了上述这些较为系统的护耳方法,还有一些简单易行的小窍门,能随时随地为我们的耳朵健康加分。

中医认为,人体的耳部有多个重要穴位,按摩这些穴位能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的作用,进而保护听力。比如,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我们可以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按摩,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轻轻按揉这两个穴位,每个穴位按摩 3 - 5 分钟,力度以感觉微微酸胀为宜。长期坚持,能促进内耳的血液循环,增强听力。

耳部运动也能为耳朵健康助力。空闲时,不妨试试简单的耳部运动。先轻轻提拉耳尖,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上部,先揉捏,再向上提拉,每次做 10 - 15 次,以耳部微微发热为度。然后下拉耳垂,将耳垂揉捏、搓热后,向下拉耳垂 15 - 20 次,让耳垂有发热、发烫的感觉。最后进行全耳按摩,将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先后按摩耳廓腹背两面,从耳尖到耳垂,每个部位都照顾到,按摩 1 - 2 分钟,能促进整个耳部的血液循环 。这些耳部运动简单方便,无论是在上班间隙,还是在家休息时,都能轻松完成,给耳朵来一场 “健康小运动”。

四、守护耳朵,从现在开始

耳朵,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它让我们聆听美妙的音乐,感受家人的欢声笑语,接收外界的各种信息 。然而,耳朵的健康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外界因素,都在威胁着它的健康。

护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 “持久战”。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从正确使用耳机,到远离噪音环境;从科学清洁耳道,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每一个小细节,都关乎着耳朵的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把护耳行动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用实际行动为耳朵筑起一道坚固的 “防护墙”,让我们的耳朵能够一直清晰地聆听这个美好的世界。


相关文章

  • 江南圣医喻嘉言十六代传人喻小勇拜师国医大师张大宁

    5月23日,在2025数智中医药发展大会召开之际,南昌前湖迎宾馆内一场备受瞩目的拜师仪式盛大举行。百芝堂糖尿病科领衔专家、江南圣医喻嘉言十六代传人喻小勇拜师国医大师张大宁,为中医传承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6-11
  • 中药泡酒秘方大全

    常见中药泡酒秘方补气养血类八珍酒配方:当归(全用,酒洗)150克、南芎50克、白芍(煨)100克、生地黄(酒洗)200克、人参(去芦)50克、白术(去芦,炒)150克、白茯苓(去皮)100克、粉草(炙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5-20
  • 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理念和方法,旨在帮助人们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以达到身心和谐的理想状态。以下就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且实用的中医养生知识。一、顺应自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4-30
  • 牛舌草的功效与作用

    牛舌草(学名:AnchusaitalicaRetz.)是紫草科牛舌草属植物。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茎直立,单一或分枝,有开展的糙伏毛。基生叶和下部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24厘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4-29
  • 全血细胞减少有什么疾病?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1:36
    6234次播放

    恶性淋巴瘤怎么治疗?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0:42
    17876次播放

    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表现?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0:36
    5532次播放

    胃溃疡怎么办?

    张树卿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播放1:28
    8593次播放
  • 百芝堂喻小勇:糖尿病逆转有黄金期,糖友一定得抓住!

    百芝堂喻小勇:糖尿病逆转有黄金期,糖友一定得抓住!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文章3985浏览

  • 诺华深耕广大县域市场,进博会上讲述“小城故事”

    诺华深耕广大县域市场,进博会上讲述“小城故事”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文章1400浏览

  • HPV病毒的“前世今生”

    HPV病毒的“前世今生”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文章17217浏览

  •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文章8423浏览

  • 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 如何保护好心脏健康

    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  如何保护好心脏健康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文章12568浏览

  • Q美甲灯对皮肤的伤害有多大?

    A美甲灯对皮肤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紫外线辐射风险 美甲灯主要分为紫外线UV荧光灯、LED灯或UV+LED组合灯,这些灯珠在工作时都会散发出紫外光。紫外线辐射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皮肤变黑:紫外线中的UVA波段穿透性强,可到达真皮深处,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导致皮肤变黑。 皮肤老化:长期紫外线暴露会加速皮肤老化,使皮肤变得干燥、松弛。 DNA损伤和突变:研究表明,美甲灯的紫外线照射可导致细胞死亡和DNA损伤,这些损伤与皮肤癌的突变模式相似。 2. 热损伤风险 美甲灯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可能导致手部皮肤温度升高,甚至烫伤。测试显示,美甲灯使用过程中手背温升可达41.8K,指甲温升在7.3-30.8K之间。 3. 皮肤癌风险 虽然美甲灯的紫外线暴露量相对较低,但频繁使用仍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研究发现,美甲灯的紫外线辐射剂量是太阳的4.2倍,短时间内接受的紫外照射剂量相当于户外工作一天。 4. 眼睛伤害 美甲灯的紫外线不仅会伤害皮肤,还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建议在使用美甲灯时佩戴防护眼镜。
    陈红伟
    陈红伟 副主任医师 许昌市人民医院
    2025-01-20
  • Q最近经常头痛该怎么办啊?

    A你好,经常头痛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患者通常会感到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可能还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紧张性头痛也很常见,多由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引起,疼痛一般是双侧头部的紧箍样或压迫样感觉。对于轻度至中度头痛,可以使用非处方药来缓解。如果头痛是由偏头痛等疾病引起的,且比较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药。建议是对症治疗能改善。
    张艳凯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5-01-13
  • Q心律不齐经常出现发慌的情况怎么办?

    A你好,心律不齐经常发慌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可从紧急应对、日常调理、定期检查等方面进行处理。一旦出现发慌症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剧烈运动或其他活动,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适当的调整呼吸,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心脏,加重心律不齐和发慌的症状。
    高秋
    高秋 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人民医院
    2025-01-10
  • Q心律不齐怎么改善和注意呢?

    A你好,心律不齐是指心跳节律或频率异常,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情绪调节、医学干预等方面来改善,同时在日常中也有诸多注意事项。建议在平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有 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心脏的情况,监测心律不齐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张艳凯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5-01-10
  • 主页 权威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