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手脱皮,原因大揭秘与应对全攻略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随着冬日的寒风凛冽,气温骤降,空气愈发干燥,我们的双手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寒冷的冬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手指尖的皮肤开始翘起,轻轻一撕,就掉下一小片皮。起初可能只是零星的几个地方,可没过几天,脱皮的范围逐渐扩大,双手变得粗糙不堪,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干裂、疼痛的情况,连日常的握笔、拿东西都受到影响。这就是冬季常见的手脱皮现象,困扰着不少人,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一、解密冬季手脱皮原因

(一)环境因素

1. 干燥寒冷气候

冬季,整个大自然仿佛被抽干了水分,空气湿度急剧下降。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空气相对湿度常常低于 30%,而人体皮肤适宜的湿度在 40%-60% 之间 。低湿度的空气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不断从我们的皮肤中吸取水分。同时,气温的降低使得手部皮肤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缓,皮肤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变缓。皮肤无法及时获得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角质层的水分含量大幅减少,变得干燥脆弱,最终导致脱皮现象的出现。

2. 室内外温差与暖气影响

室内暖气的使用虽然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温暖,但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暖气会使室内空气变得更加干燥,相对湿度可能会降至 20% 以下。长时间处于这样干燥的室内环境中,手部皮肤的水分不断散失。而且,人们在冬季需要频繁进出室内外,室外寒冷干燥,室内温暖干燥且温差较大,这使得手部皮肤反复经受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皮肤在这种频繁的刺激下,自我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屏障功能逐渐减弱,水分更容易流失,从而引发手脱皮。

(二)生活习惯因素

1. 过度清洁

在注重个人卫生的当下,有些人会频繁洗手,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洗手的频率更是大大增加。然而,过度洗手以及使用清洁力过强的肥皂、洗手液等产品,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这些清洁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如表面活性剂、碱性物质等,在去除手上污垢的同时,也会将皮肤表面的油脂一并清除。皮肤油脂是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能够防止水分流失,保持皮肤的滋润。一旦油脂被过度清除,皮肤就会失去保护,变得干燥、粗糙,进而出现脱皮现象。相关研究表明,每天洗手次数超过 10 次,且使用强清洁力产品的人群,手脱皮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出 30%。

2. 未注重保湿

很多人在冬季只关注面部的保湿,却忽视了手部皮肤的护理。手部皮肤相较于面部皮肤,皮脂腺分布较少,自身分泌油脂的能力较弱,因此更需要外界的滋润。如果在洗手后不及时涂抹护手霜,或者一整天都不进行手部保湿,手部皮肤就会长期处于缺水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的角质层会逐渐干裂、起皮,最终导致手脱皮。据调查,在冬季不使用护手霜的人群中,有超过 70% 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脱皮现象。

(三)疾病因素

1.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病,通常好发于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这与季节更替时气温、湿度的变化有一定关系。在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干燥,该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手掌、手指腹侧皮肤出现白色小点,随后这些小点会逐渐扩大,形成类似水疱的疱膜,但疱膜内并没有明显的液体。疱膜破裂后,就会出现鳞屑状脱皮,一般不会伴有瘙痒、疼痛等炎症反应。这种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多汗症、情绪等因素有关。

2. 手癣

手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皮肤病。在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佳,手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就为真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例如,经常出汗的人不及时擦干双手,或者洗完手后没有彻底晾干就戴上手套等。手癣主要表现为手掌或手指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皮现象,同时还伴有明显的瘙痒感。手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自身扩散,还可能传染给他人。

3. 湿疹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在冬季,手部湿疹的发生可能与寒冷干燥的环境、接触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等有关。例如,频繁接触洗洁精、洗衣粉、肥皂等化学物品,或者对某些金属、橡胶过敏等。手部湿疹的症状多样,急性期可表现为红斑、水疱、渗出,慢性期则以皮肤增厚、粗糙、脱皮为主,患者常感到瘙痒难耐,搔抓后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4. 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对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身体缺乏维生素 A 时,皮肤的角质化过程会受到影响,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容易出现脱皮现象。维生素 B 族对于维持皮肤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也十分重要,缺乏维生素 B2、B6 等可能会引起皮肤炎症,表现为手部脱皮、瘙痒等。此外,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缺乏时也可能影响皮肤的健康,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出现脱皮等问题。饮食不均衡,长期素食、挑食,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性手脱皮。

二、不同程度脱皮的应对策略

(一)轻微脱皮

如果只是轻微的脱皮,手部仅有少量鳞屑,没有明显的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那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日常护理方法来缓解。首先,要加强手部的保湿工作。在洗手后,及时涂抹含有甘油、凡士林、尿素等成分的润肤霜或护手霜。这些成分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水分的进一步流失,同时还能软化角质层,使皮肤变得更加柔软。例如,凡士林具有很好的封闭性,能有效锁住水分;尿素则可以促进皮肤角质层的水合作用,增强皮肤的保湿能力。每天涂抹次数不少于 3 - 4 次,尤其是在接触水后,更要立即涂抹。

此外,还可以定期使用一些保湿手膜。手膜中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高浓度的保湿因子,能够深层滋润手部肌肤。将手膜敷在手上 15 - 20 分钟后取下,轻轻按摩双手,帮助肌肤吸收剩余的精华液。每周使用 1 - 2 次手膜,能够显著改善手部皮肤的干燥状况,减少脱皮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手部受到过多的刺激。尽量减少接触刺激性的化学物品,如洗洁精、洗衣粉、漂白剂等。如果必须接触,可以佩戴手套进行防护。同时,要注意避免频繁洗手,以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油脂流失。洗手时,应使用温和、滋润型的洗手液,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

(二)较为严重脱皮

当脱皮情况较为严重,出现大面积的皮肤脱落,甚至伴有明显的瘙痒、疼痛、红斑、水疱等症状时,这可能是由疾病因素引起的,此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观察皮损形态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真菌镜检、皮肤过敏原检测等,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如果是手癣导致的脱皮,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外用药物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一般需要坚持涂抹 2 - 4 周,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继续巩固治疗 1 - 2 周,以防止复发。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或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片等,但口服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同时要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于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外用维 A 酸乳膏、尿素软膏等药物。维 A 酸乳膏能够调节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改善角质层的代谢异常;尿素软膏则具有保湿、软化角质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护肤品,帮助皮肤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若是湿疹引起的脱皮,治疗方法会根据湿疹的不同阶段而有所差异。急性期有渗出时,可先用 3% 硼酸溶液或 0.1% 依沙吖啶溶液进行冷湿敷,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2 - 3 次,以减轻渗出和炎症反应。待渗出减少后,再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同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以缓解瘙痒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注意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如果是由于维生素缺乏导致的手脱皮,除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外,还可能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口服维生素补充剂。例如,对于维生素 A 缺乏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A 软胶囊;对于缺乏维生素 B 族的患者,可服用复合维生素 B 片等。

三、冬季手部日常护理预防脱皮

(一)保湿是关键

在寒冷干燥的冬季,手部皮肤的保湿工作至关重要。选择一款合适的护手霜是必不可少的。优质的护手霜通常含有甘油、凡士林、尿素、透明质酸等保湿成分。甘油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皮肤的湿润;凡士林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阻止水分的流失;尿素能促进角质层的水合作用,增强皮肤的保湿能力;透明质酸则具有强大的保湿功效,能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例如欧舒丹的乳木果护手霜,富含丰富的乳木果油,滋润度高,保湿效果持久;资生堂的美润护手霜,含有尿素和维生素 E,能深层滋润肌肤,改善干燥粗糙的状况 。

涂抹护手霜的频率要足够,建议每次洗手后、感觉手部干燥时都要及时涂抹。在出门前,更要记得涂抹护手霜,为手部肌肤提供一层防护屏障,抵御外界寒冷干燥空气的侵袭。涂抹时,取适量护手霜于掌心,双手合十揉搓均匀,然后将护手霜轻轻涂抹在双手的每一个部位,包括手背、手指、指甲周围等,并用指腹轻轻按摩,直至完全吸收,这样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增强护手霜的吸收效果。

(二)正确清洁

洗手频率要合理控制,并非洗得越勤越好。过度洗手会破坏手部皮肤表面的油脂层,导致皮肤失去保护,水分流失加剧。一般情况下,在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后洗手即可。洗手时,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以 30℃ - 35℃为宜。水温过高会使皮肤的油脂过度溶解,带走皮肤的水分;水温过低则可能刺激手部皮肤,影响血液循环。

在选择清洁剂方面,应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或清洁力过强的洗手液,这些产品容易破坏皮肤的酸碱平衡,导致皮肤干燥。尽量选择温和、滋润型的洗手液,如含有天然植物成分、保湿因子的洗手液。同时,要注意彻底冲洗干净手上的清洁剂,避免残留,因为清洁剂残留也可能对手部皮肤造成刺激。洗完手后,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用力揉搓,以免损伤皮肤。

(三)饮食调理

饮食对皮肤的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冬季,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于预防手脱皮大有裨益。维生素 A 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生长和修复,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奶类、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常见的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有橙子、柠檬、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 B 族对于维持皮肤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 B2、B6 等可能会引起皮肤炎症,出现脱皮、瘙痒等症状,可通过食用全麦面包、糙米、豆类、坚果等食物来补充维生素 B 族 。

此外,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 1500 - 2000 毫升的水,这样可以从内部为皮肤提供水分支持,保持皮肤的水润。

(四)注意保暖

冬季气温低,手部皮肤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脱皮等问题。因此,做好手部的保暖工作十分关键。在外出时,一定要戴上手套,选择保暖性好、材质柔软舒适的手套,如羊毛手套、羽绒手套等。手套不仅可以保暖,还能减少手部皮肤与外界冷空气、干燥空气的直接接触,降低水分流失的速度 。

如果在室内长时间待在有暖气或空调的环境中,也可以适当佩戴手套,尤其是在手部容易感到寒冷的情况下。此外,还可以使用暖手宝、热水袋等物品对手部进行局部保暖,促进手部血液循环,改善手部皮肤的营养供应,预防手脱皮现象的发生。

冬季手脱皮现象虽常见,但背后涉及环境、生活习惯、疾病等多方面复杂因素。干燥寒冷的气候、室内外温差与暖气影响,以及过度清洁、未注重保湿等不良生活习惯,还有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手癣、湿疹、维生素缺乏等疾病,都可能引发这一问题。轻微脱皮可通过日常护理改善,而严重脱皮则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预防冬季手脱皮,要从保湿、正确清洁、饮食调理和注意保暖等方面入手。选择合适护手霜,增加涂抹频率,合理控制洗手频率,选用温和清洁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保证水分摄入,外出佩戴手套,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呵护手部肌肤。手部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部位,其健康不容忽视。希望大家在了解冬季手脱皮的相关知识后,能在寒冷的季节里,多关注手部护理,让双手保持健康、水润,免受脱皮困扰。


相关文章

  • 祛斑+抗敏感同步 新一代黄褐斑外用药孚美达®氟轻松氢醌维A酸乳膏获批上市

    2025年3月21日,浙江孚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孚诺医药")在苏州举办的2025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皮肤病学术年会上,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黄褐斑治疗药物孚美达®氟轻松氢醌维A酸乳膏(国药准字H20243807)正式上市。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3-26
  • 春日“战炎”指南,守护肌肤健康

    ​春季皮炎是一种在春季高发的皮肤疾病,它并非单一的病种,而是包含了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着独特的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2-27
  • 药物性皮炎自救指南:摆脱皮肤困扰的有效攻略

    ​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性皮损,严重时还会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 。它本质上是人体对药物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也可能是药物直接刺激皮肤所致。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2-27
  • 告别“雪花肌”,肌肤水润逆袭指南

    ​皮肤干燥起皮,往往是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
    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2025-02-26
  • 全血细胞减少有什么疾病?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1:36
    5971次播放

    恶性淋巴瘤怎么治疗?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0:42
    17608次播放

    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表现?

    江嘉义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播放0:36
    5265次播放

    胃溃疡怎么办?

    张树卿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播放1:28
    8329次播放
  • 百芝堂喻小勇:糖尿病逆转有黄金期,糖友一定得抓住!

    百芝堂喻小勇:糖尿病逆转有黄金期,糖友一定得抓住!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文章3516浏览

  • 诺华深耕广大县域市场,进博会上讲述“小城故事”

    诺华深耕广大县域市场,进博会上讲述“小城故事”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文章1075浏览

  • HPV病毒的“前世今生”

    HPV病毒的“前世今生”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文章16811浏览

  •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对肌肤的损害要做好预防 试试这些偏方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文章8320浏览

  • 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 如何保护好心脏健康

    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  如何保护好心脏健康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文章12375浏览

  • Q美甲灯对皮肤的伤害有多大?

    A美甲灯对皮肤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紫外线辐射风险 美甲灯主要分为紫外线UV荧光灯、LED灯或UV+LED组合灯,这些灯珠在工作时都会散发出紫外光。紫外线辐射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皮肤变黑:紫外线中的UVA波段穿透性强,可到达真皮深处,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导致皮肤变黑。 皮肤老化:长期紫外线暴露会加速皮肤老化,使皮肤变得干燥、松弛。 DNA损伤和突变:研究表明,美甲灯的紫外线照射可导致细胞死亡和DNA损伤,这些损伤与皮肤癌的突变模式相似。 2. 热损伤风险 美甲灯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可能导致手部皮肤温度升高,甚至烫伤。测试显示,美甲灯使用过程中手背温升可达41.8K,指甲温升在7.3-30.8K之间。 3. 皮肤癌风险 虽然美甲灯的紫外线暴露量相对较低,但频繁使用仍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研究发现,美甲灯的紫外线辐射剂量是太阳的4.2倍,短时间内接受的紫外照射剂量相当于户外工作一天。 4. 眼睛伤害 美甲灯的紫外线不仅会伤害皮肤,还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建议在使用美甲灯时佩戴防护眼镜。
    陈红伟
    陈红伟 副主任医师 许昌市人民医院
    2025-01-20
  • Q最近经常头痛该怎么办啊?

    A你好,经常头痛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患者通常会感到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可能还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紧张性头痛也很常见,多由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引起,疼痛一般是双侧头部的紧箍样或压迫样感觉。对于轻度至中度头痛,可以使用非处方药来缓解。如果头痛是由偏头痛等疾病引起的,且比较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药。建议是对症治疗能改善。
    张艳凯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5-01-13
  • Q心律不齐经常出现发慌的情况怎么办?

    A你好,心律不齐经常发慌是一种常见且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可从紧急应对、日常调理、定期检查等方面进行处理。一旦出现发慌症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剧烈运动或其他活动,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适当的调整呼吸,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心脏,加重心律不齐和发慌的症状。
    高秋
    高秋 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人民医院
    2025-01-10
  • Q心律不齐怎么改善和注意呢?

    A你好,心律不齐是指心跳节律或频率异常,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情绪调节、医学干预等方面来改善,同时在日常中也有诸多注意事项。建议在平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有 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心脏的情况,监测心律不齐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张艳凯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中心医院
    2025-01-10
  • 主页 权威医生 视频科普 语音科普 文章科普 问答科普 疾病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