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就像每个月不请自来的 “小恶魔”,给众多女性带来了难以言说的痛苦。当它来袭时,腹部如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那种疼痛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一阵又一阵的绞痛,还伴随着坠胀感。这种不适不仅仅局限于腹部,有时还会蔓延至腰部、背部,甚至大腿内侧,让人坐立难安。
痛经发作时,女性朋友们可能会感到浑身乏力,原本精力充沛的自己瞬间变得虚弱不堪。有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影响食欲;更有甚者,会伴有头晕、出冷汗等情况,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力气。这些症状不仅让身体备受折磨,还极大地干扰了正常的生活与工作。比如,原本计划好的和朋友聚会、逛街,可能因为痛经只能无奈取消;在工作中,也会因为疼痛而无法集中精力,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找到有效的缓解痛经方法,对女性朋友们来说至关重要。
一、原发性痛经缓解妙法
(一)生活调理是基础
充足的睡眠对于缓解痛经至关重要。睡眠不足时,身体的各项机能无法得到良好的修复与调整,会导致身体的应激反应增强,从而可能使痛经症状加重。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后,身体会分泌一些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物质,能够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有效减轻痛经带来的不适。建议女性在经期要保证每晚 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晚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早上也在固定时间起床,让身体适应这种生物钟节奏,有助于缓解痛经。
适度运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像散步、瑜伽这类运动,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尤其是能让盆腔的血液循环更加顺畅。这样一来,经血就能更顺利地排出体外,减少因经血淤积而引发的疼痛。同时,运动还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能帮助我们分散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感知。不过,在经期运动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比如,散步每次 30 分钟到 1 小时为宜;瑜伽则应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动作,避免进行高强度的拉伸动作。
另外,经期一定要避免劳累和寒凉。过度劳累会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让身体更难以应对痛经带来的不适。而寒凉的环境或食物,会导致盆腔内的血管收缩,使经血流通不畅,进而加重痛经。所以,经期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进行重体力劳动,多休息。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和腰部,可以多穿些衣物,避免受寒。
(二)物理疗法来助力
热敷是缓解痛经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当我们把热水袋或热帖敷在腹部时,热量能促使局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速度。这样一来,子宫内的经血就能更顺畅地流出,减少了因经血不畅而引起的疼痛。同时,热敷还能使肌肉放松,减轻子宫收缩带来的痉挛感。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 40-50 摄氏度左右,以免烫伤皮肤。每次热敷时间可保持在 15-20 分钟,每隔一段时间可重复热敷。热帖使用起来则更为方便,只需将其贴在腹部合适位置即可,但同样要注意观察皮肤是否有不适,防止低温烫伤。
按摩也是缓解痛经的良方。按摩时,通过特定的手法刺激相应穴位,能够调节身体的经络气血运行,达到止痛的效果。以三阴交穴为例,该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压在三阴交穴上,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摩左右两侧穴位各 3-5 分钟。除了三阴交穴,还可以按摩关元穴、气海穴等。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1.5 寸。按摩这两个穴位时,可用手掌轻轻按揉,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每个穴位按摩时间约 5 分钟。按摩最好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开始,每周进行 2-3 次,坚持几个周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泡脚也是一种不错的物理缓解方法。在泡脚水中加入艾叶、生姜等中药材,效果更佳。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的功效;生姜则能散寒解表、温中止呕。将双脚放入加入艾叶或生姜的热水中浸泡,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温暖子宫,缓解痛经。泡脚时,水温以能耐受为宜,一般保持在 40-45 摄氏度,每次泡脚时间 15-20 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泡脚后要及时擦干双脚,穿上保暖的袜子,避免受寒。
(三)合理饮食有讲究
姜糖水是缓解痛经的经典饮品。生姜性温,具有散寒、温经的作用;红糖则能活血化瘀、补血。二者搭配,能有效温暖子宫,促进经血排出,缓解因宫寒、血瘀导致的痛经。制作姜糖水时,取适量生姜切片,放入锅中加水煮开,然后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趁热饮用。一般在月经来潮前几天或经期开始时饮用,每天 1-2 次,能明显减轻痛经症状。
热牛奶加蜂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牛奶富含钙元素,钙能帮助身体缓解紧张情绪,减轻肌肉痉挛,对缓解痛经有一定作用。蜂蜜则具有舒缓神经、调节内分泌的功效。在温热的牛奶中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后饮用,既能补充营养,又能缓解痛经带来的不适。建议在睡前饮用一杯热牛奶加蜂蜜,既能助眠,又能缓解痛经。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也对痛经有缓解作用。例如香蕉,富含维生素 B6,维生素 B6 能帮助调节雌激素水平,缓解经前综合征和痛经症状。菠菜富含铁元素,铁能预防和缓解经期贫血,改善身体的气血状态,减轻痛经不适。此外,像橙子、草莓、坚果等食物,也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女性在经期可适当多吃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痛经。
(四)药物止痛要谨慎
当痛经症状较为严重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适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如布洛芬、芬必得等。这类药物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子宫收缩和痉挛,达到止痛的效果。以布洛芬为例,一般建议在疼痛发作时服用,每次用量为 0.2-0.4 克,可间隔 4-6 小时重复用药,但 24 小时内用药不得超过 4 次 。
然而,药物止痛并非毫无风险,使用时一定要谨慎。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胃痛等。长期或大量使用,还可能增加胃溃疡、胃出血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部分人可能对这类药物过敏,会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因此,在使用药物前,一定要咨询医生,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更要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必须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决定是否用药 。
二、继发性痛经应对策略
(一)找准病因是关键
继发性痛经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器质性病变。子宫腺肌病便是常见病因之一,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就如同在子宫内部埋下了 “定时炸弹”。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周期性出血,却无法顺利排出,致使子宫肌层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疼痛。患者通常会感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且痛经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正中,有时还会向腰骶部、会阴部放射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样不容小觑,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 “安营扎寨”,如卵巢、盆腔腹膜等。每当月经来潮,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出血,形成局部的病灶,周围组织受到刺激后产生粘连、结节,从而引发疼痛。这种疼痛不仅在经期出现,部分患者在非经期也会感到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也可能成为继发性痛经的 “元凶”。当肌瘤较大时,会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及其他组织,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在月经期间,子宫充血、肌瘤体积相对增大,压迫症状更为明显,疼痛也就随之而来。此外,子宫肌瘤还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使得经血排出受阻,进一步加重痛经症状 。
(二)专业治疗除病痛
针对继发性痛经的不同病因,医学上有多种专业治疗手段。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若症状较轻、有生育需求,药物治疗是不错的选择。短效避孕药能通过抑制排卵,减少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出血,从而缓解疼痛。同时,它还能调节体内激素水平,降低异位内膜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也是常用药物,使用后可使体内激素水平处于低雌激素状态,使异位内膜萎缩,如同给异位的内膜组织 “断粮”,从而缓解痛经。但这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低雌激素相关症状,如潮热、盗汗、骨质疏松等,所以通常需要反向添加雌激素进行治疗 。
若病情较为严重,手术治疗往往是必要的。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异位病灶,尽量保留正常的子宫和卵巢组织,以维持生育功能。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切除术适用于病灶较为局限的情况;而对于无生育需求、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子宫肌瘤导致的痛经,若肌瘤较大或症状明显,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前者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后者则适用于肌瘤体积过大、症状严重且无生育需求的患者 。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务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争取早日摆脱继发性痛经的困扰 。
三、日常护理与预防
日常护理在预防痛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期卫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女性在经期时,宫颈口微微张开,这就为细菌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卫生巾,建议每 2-3 小时更换一次,以减少细菌滋生。同时,要避免在经期游泳、盆浴,防止污水进入阴道引发感染,进而导致痛经加重。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痛经的关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每晚保证 7-8 小时的充足睡眠,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与修复,维持内分泌的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过度劳累都可能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影响气血运行,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时,要尽量减少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像冰淇淋、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导致经血排出不畅,引发痛经 。
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预防痛经也大有益处。在非经期,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跳绳、骑自行车等,每周坚持 3-5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以上。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运行更加顺畅。不过,在经期运动要注意适度,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高强度的训练,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中的简单伸展动作等,这样有助于促进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缓解痛经症状 。
定期体检也是预防痛经的重要手段。通过妇科检查、B 超等检查项目,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炎等。这些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引发继发性痛经。建议女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疾病对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
痛经虽常见,但绝不能忽视。对于原发性痛经,通过生活调理、物理疗法、合理饮食及谨慎用药等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让女性朋友们在经期也能保持相对舒适的状态。而继发性痛经背后隐藏的器质性病变,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专业的治疗手段,以免病情加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
女性朋友们一定要重视痛经问题,将日常护理与预防措施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经期卫生、适度运动以及定期体检,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措,实则对预防和缓解痛经有着重要意义。若痛经症状较为严重,千万不要自行盲目用药或强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 。
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勇敢地与痛经 “对抗”,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方法,摆脱痛经的困扰,轻松度过每个经期,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3525浏览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1085浏览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16816浏览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8323浏览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12383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