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一些疾病可能悄然威胁着他们的健康,小儿脑积水便是其中之一。许多家长对这一病症或许并不十分熟悉,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小儿脑积水的相关知识。
一、定义与简介
小儿脑积水,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过多积聚,使得脑室系统扩张和颅内压增高的一种病症。脑脊液本是对大脑起到保护、营养和缓冲作用的重要物质,但当它的循环或吸收出现障碍时,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二、常见病因
先天性因素
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这是先天性脑积水最常见的原因。例如中脑导水管狭窄、隔膜形成或闭锁等,会阻碍脑脊液的正常流动,导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积聚。
脑脊液分泌过多:某些先天性疾病可使脉络丛分泌脑脊液的功能亢进,产生过多的脑脊液,超出了正常的吸收能力。
先天性畸形:如脊柱裂、脑膜膨出等神经管发育畸形,常伴有脑积水。这是因为这些畸形会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从而引发脑积水。
后天性因素
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等颅内感染性疾病,会导致脑脊液的成分和循环发生改变。炎症可能引起脑脊液的粘连、梗阻,影响其正常吸收和循环,进而引发脑积水。
颅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较为常见,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后,可能会堵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导致脑积水的发生。此外,头部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也可能引发类似的后果。
颅内肿瘤:脑肿瘤可能压迫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导致脑脊液无法正常流动和吸收,从而引起脑积水。肿瘤还可能刺激脑脊液的分泌,进一步加重病情。
三、症状表现
婴儿期症状
头颅增大:这是婴儿脑积水最突出的症状。患儿的头颅进行性增大,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不成比例。前囟门扩大、饱满,张力增高,甚至后囟门和侧囟门也可能延迟闭合或扩大。
头皮静脉怒张:由于颅内压增高,头皮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头皮静脉明显扩张、怒张,看起来像蚯蚓一样在头皮表面蜿蜒。
落日征:患儿的眼球向下转,巩膜上部外露,形成一种特殊的眼部体征,如同落日一般,故称为落日征。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影响了眼球的运动神经所致。
精神萎靡:婴儿可能表现出精神不振、嗜睡、喂养困难、吸吮无力等症状。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减弱,哭声微弱或尖叫。
幼儿及儿童期症状
头痛: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会诉说头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有时在咳嗽、用力排便等情况下会加重。
呕吐:常与头痛同时出现,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了呕吐中枢所致。呕吐一般与进食无关,且在早晨或空腹时较为频繁。
视力障碍:可表现为视力下降、斜视、复视等。长期的颅内压增高会对视神经造成压迫,影响视觉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智力发育迟缓:脑积水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影响患儿的大脑发育,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表现为学习能力差、记忆力减退、语言和运动发育落后等。
行为异常: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表现。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四、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关注头颅的大小、形状、囟门的情况,以及有无头皮静脉怒张、落日征等体征。通过测量头围,并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头围标准进行对比,若头围明显超出正常范围,需高度警惕脑积水的可能。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对于囟门未闭合的婴儿,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脑室的大小、形态以及脑脊液的流动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脑积水。
CT 检查:CT 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地显示颅内结构,清晰地观察到脑室系统的扩张程度、脑实质的厚度以及有无其他颅内病变。对于诊断脑积水及明确病因具有重要价值。
MRI 检查:MRI 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脑室系统、脑实质以及脑脊液循环通路的细微结构。对于一些先天性畸形、肿瘤等病因的诊断,MRI 比 CT 更为敏感。
腰椎穿刺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腰椎穿刺检查。通过测量脑脊液的压力、检查脑脊液的成分,有助于判断脑积水的类型和病因。但腰椎穿刺属于有创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五、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
分流手术:这是治疗小儿脑积水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在体内植入分流装置,将脑室中的脑脊液引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腹腔、心房等,以缓解颅内压增高。常见的分流术有脑室 - 腹腔分流术、脑室 - 心房分流术等。分流手术的效果较为显著,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分流管堵塞、感染等,需要定期复查。
造瘘手术:对于一些梗阻性脑积水,如中脑导水管狭窄等,可采用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该手术通过在第三脑室底部制造一个瘘口,使脑脊液能够绕过梗阻部位,恢复正常的循环通路。造瘘手术无需植入异物,减少了分流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并非所有患儿都适合该手术,需要严格评估适应证。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主要用于缓解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使用脱水剂(甘露醇等)、利尿剂(呋塞米等)等,通过减少脑脊液的生成或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降低颅内压。但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脑积水的问题。
六、康复与预后
康复治疗
对于接受治疗的小儿脑积水患儿,康复治疗至关重要。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儿恢复因脑积水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物理治疗主要通过运动训练、按摩等方法,促进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作业治疗帮助患儿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语言治疗针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语言训练;认知训练则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智力和认知水平。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预后情况
小儿脑积水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患儿,预后相对较好。如果脑积水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患儿的神经功能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生长发育和智力水平也能接近正常儿童。然而,若治疗不及时或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肢体残疾、癫痫等,影响其一生的生活质量。
七、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定期产检:孕妇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神经管发育畸形、脑积水等异常情况。若发现异常,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避免感染:孕期要注意预防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能会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增加脑积水的发生风险。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合理饮食:孕妇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富含叶酸的食物。叶酸对于胎儿神经管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缺乏叶酸可能会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风险。孕妇可多吃绿叶蔬菜、豆类、全麦食品等富含叶酸的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叶酸制剂。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孕期应避免接触各种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增加脑积水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孕妇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
新生儿及婴幼儿保健
预防颅内感染:要注意保持新生儿及婴幼儿的个人卫生,避免其接触感染源。按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风险。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头部外伤: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头部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伤。家长要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孩子从高处跌落、碰撞头部等。在孩子学步、玩耍时,要给予密切关注,确保其安全。
定期体检:新生儿及婴幼儿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通过测量头围、观察生长发育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若发现头围增长过快或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小儿脑积水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了解其相关知识,对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家长们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3507浏览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1068浏览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16801浏览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8317浏览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12364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