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泌尿系统的健康问题中,膀胱炎和尿路感染常常让人混淆不清。实际上,膀胱炎是尿路感染的一种,而尿路感染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 。
尿路感染,顾名思义,是指尿路中存在大量微生物繁殖所引发的尿路炎症。尿路分为上尿路和下尿路,以膀胱为界,膀胱以上的尿路称为上尿路,包括肾脏和输尿管;膀胱以下的尿路称为下尿路,涵盖膀胱和尿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等 。当这些病原体在泌尿系统中异常繁殖,便导致了尿路感染。在临床上,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另外还包括脓肾、肾周围炎和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主要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
膀胱炎则是发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所致,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病变部位多在尿道口及膀胱三角。从分类来看,临床上一般将膀胱炎分为单纯性膀胱炎和特异性膀胱炎。单纯性膀胱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膀胱粘膜炎症;特异性膀胱炎则由一些特殊因素引发,如腺性膀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放射性膀胱炎、化学性膀胱炎等。
一、症状大剖析:细微之处见真章
膀胱炎和尿路感染的症状表现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各有特点。了解这些症状差异,有助于我们在身体发出警报时,做出初步的判断。
膀胱炎的症状主要集中在膀胱区域,膀胱刺激征是其典型表现 。多数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发病较为突然,尿频情况较为严重,可能几分钟就需要排尿一次,无论白天黑夜皆是如此。在症状减轻后,尿频情况会明显改善。尿急症状表现为患者排空膀胱后,很快又会产生强烈的尿意。尿痛则是排尿时尿道或耻骨上区有烧灼样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尿,严重时可能伴有血凝块,一些女性患者甚至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此外,急性膀胱炎患者可能会感到耻骨上膀胱区有压痛,但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而慢性膀胱炎患者,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伴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如果膀胱炎由尿道结石等病因引起,还可能伴有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的症状。
相比之下,尿路感染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下尿路感染症状与膀胱炎相似,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但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症状则更为严重。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体温常达 38.0℃以上)、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全身感染症状,同时伴有腰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肾区叩击痛。虽然上尿路感染也会出现尿路刺激征,但与膀胱炎相比,全身症状更为突出 。
二、追根溯源:探寻病因差异
膀胱炎和尿路感染的病因,既有交集,又存在各自独特的诱发因素,了解这些,能让我们从源头上更好地预防疾病 。
膀胱炎的病因较为多样。细菌感染是其主要原因,当细菌经尿道逆行进入膀胱,就可能引发炎症。在众多致病菌中,大肠杆菌最为常见,约占膀胱炎病例的 75% 以上。这是因为大肠杆菌适应在人体肠道生存,而肠道与泌尿系统相邻,在某些情况下,大肠杆菌容易从肠道转移至尿道,进而进入膀胱。此外,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克雷伯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等也可能引发膀胱炎。除细菌感染外,一些非细菌因素也可能导致膀胱炎。例如,长期使用导尿管,会对膀胱黏膜产生刺激,破坏膀胱的防御机制,增加感染风险;异物进入膀胱,如结石、缝线等,不仅会损伤膀胱黏膜,还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盆腔放射治疗、某些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诱发膀胱炎 。另外,女性的生理结构特点,如尿道短而直,且与肛门、阴道相邻,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膀胱,这也是女性膀胱炎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原因之一 。
尿路感染的病因同样复杂。从病原体角度来看,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但与膀胱炎不同的是,尿路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更为广泛,除了常见的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外,还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等 。这些病原体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尿路。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途径,细菌从尿道口进入尿道,继而向上蔓延至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血行感染相对较少见,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等上尿路感染。此外,淋巴感染和直接蔓延也可能导致尿路感染。例如,当患者患有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盆腔炎、阑尾炎等,细菌可通过淋巴系统扩散至泌尿系统,或者直接蔓延至尿路组织 。
个人卫生习惯、机体免疫力等因素,在膀胱炎和尿路感染的发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不勤换内裤、不注意清洗会阴部等,会增加细菌滋生和侵入尿路的机会。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等,身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感染 。
三、诊断有妙招:精准判断的方法
当怀疑患有膀胱炎或尿路感染时,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例如,尿频、尿急、尿痛的发作频率,是否伴有血尿、发热等症状,近期是否有过泌尿系统操作、性生活史等 。同时,医生还会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肾区和膀胱区是否有压痛、叩击痛等异常体征 。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关键环节。尿常规检查是必做项目,它能反映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亚硝酸盐等指标。在膀胱炎和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中,通常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的情况,这表明泌尿系统存在炎症反应。若尿液中还检测到红细胞,则可能提示有血尿症状。此外,尿细菌培养也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它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并通过药敏试验,明确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后续的精准用药提供依据 。
对于一些复杂或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能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结石、肿瘤、梗阻等异常情况。膀胱镜检查则能直接观察膀胱内部的情况,对于诊断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
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膀胱炎和尿路感染的治疗至关重要。只有明确病因和病情,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感染,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治疗手段大揭秘:因病而异的策略
膀胱炎和尿路感染的治疗,因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科学有效的治疗是恢复健康的关键。
膀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方面,患者需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宜在 2000 毫升以上,通过大量排尿来冲洗膀胱,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停留时间,从而缓解症状。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在药物治疗上,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医生通常会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若未获取药敏结果,一般会经验性选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治疗疗程通常为 3 - 7 天,具体时长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反应而定。对于症状较轻的急性膀胱炎患者,短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对于慢性膀胱炎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并需定期复查,以防止病情复发 。
尿路感染的治疗同样注重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合。一般治疗措施与膀胱炎相似,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以降低尿路中病原体的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在药物治疗方面,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的不同,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下尿路感染的治疗药物选择与膀胱炎类似,以抗生素为主,疗程一般为 3 - 7 天。而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病情相对较重,通常需要使用更强效的抗生素,且治疗疗程较长,一般为 10 - 14 天。对于一些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的结构异常或其他潜在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除了上述常规治疗方法外,对于因尿路梗阻、结石等原因导致的继发性尿路感染,在感染得到控制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去除病因,防止尿路感染的复发 。
五、日常生活需留意:膀胱炎的注意事项
膀胱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注意,以促进病情的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
在饮食方面,要遵循清淡原则,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膀胱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同时,也要减少咖啡、酒精的摄入,咖啡中的咖啡因可能导致膀胱颈收缩,引发膀胱痉挛性疼痛;酒精则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不利于病情恢复。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西兰花、菠菜、胡萝卜等)、水果(苹果、香蕉、梨等),它们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缓解膀胱炎带来的炎症症状。此外,适当多吃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西瓜、冬瓜、黄瓜、葡萄等,可增加尿液生成,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停留时间,对病情好转有益 。但要注意,像柑橘类水果,由于其可能导致碱性尿的产生,有利于细菌生长,膀胱炎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 。
休息与作息对于膀胱炎患者同样重要。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长期熬夜或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给细菌可乘之机,从而加重膀胱炎的病情或导致疾病复发。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瑜伽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身体过度疲劳 。
个人卫生是预防和护理膀胱炎的关键环节。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保持该部位的清洁干燥。清洗时要注意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尿道。要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有助于保持会阴部的干爽,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避免穿紧身衣物和化纤内衣,因为它们会影响会阴部的血液循环和透气性,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此外,在使用卫生纸时,尽量选择无漂色、无香味的产品,防止化学物质对膀胱黏膜产生刺激 。
在排尿习惯上,要养成及时排尿的好习惯,避免憋尿。憋尿会使膀胱内尿液积聚,细菌容易在其中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每次排尿时,要尽量排尽,不让膀胱内有残余尿液。因为残余尿液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导致膀胱炎反复发作 。
性生活方面,男女双方在性生活前后都要彻底清洁外生殖器,并且在性生活前后及时排空膀胱。性生活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膀胱和尿道造成损伤。对于膀胱炎患者,在病情未完全康复期间,应尽量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感染扩散 。
对于有反复膀胱炎病史的女性,在月经期间更要格外注意卫生。要勤换卫生巾,保持会阴部清洁,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月经期间服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 。
膀胱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从饮食、休息、个人卫生、排尿习惯和性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护理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病情的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 。
六、预防有道:远离尿路感染的方法
尿路感染的预防,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筑牢健康防线。
充足饮水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首要措施。建议每天饮水量保持在 1500 - 2000 毫升以上,确保每 2 - 3 小时排尿一次。大量尿液的冲刷能够有效减少细菌在尿路中的停留和繁殖机会,如同给尿路进行一场 “大扫除”,降低感染风险。要坚决避免憋尿,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积聚,为细菌滋生创造有利条件。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尿路感染至关重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从前向后清洗,防止肛门处的细菌污染尿道。要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有助于保持会阴部的干爽,抑制细菌滋生。女性在月经期间、妊娠期和产褥期等特殊时期,更要加强会阴部的清洁护理,勤换卫生巾,避免细菌滋生引发感染 。
在性生活方面,男女双方在性生活前后都要仔细清洗外生殖器,去除可能存在的细菌。性生活后,女性应及时排尿,利用尿液的冲刷作用,将可能进入尿道的细菌排出体外。对于有尿路感染病史或易感染人群,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在性生活前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需谨慎遵循医嘱,避免滥用抗生素 。
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使身体更有能力抵御病原体的入侵。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能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
对于患有糖尿病、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会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控制好原发疾病,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防止血糖过高导致细菌易于繁殖;尿路结石患者应及时处理结石,解除尿路梗阻,避免尿液引流不畅引发感染 。
避免长期使用尿路器械,如导尿管等。如果必须使用,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同时,要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免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增加感染的治疗难度 。
预防尿路感染需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个人卫生、提高身体免疫力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守护泌尿系统的健康 。
七、明晰差异,守护健康
膀胱炎与尿路感染,虽紧密相连却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差异,无论是症状表现、发病原因,还是诊断方式与治疗策略,都能帮助我们在面对泌尿系统不适时,做出更准确的判断,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为了预防膀胱炎的复发,还是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我们都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饮水,让尿液成为尿路的 “清洁卫士”;注重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不给细菌可乘之机;合理安排作息,坚持适度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遵循清淡原则,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 。
关注泌尿系统的健康,就是关注我们整体的身体健康。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以科学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守护好泌尿系统,为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江嘉义 副主任医师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张树卿 主治医师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我国是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到1.43亿,发病率高达12.8%,约8个成年人里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
3505浏览
作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公司,推创新和广覆盖是诺华的策略重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下称“进博会”),诺华展示了为响应“强基层”政策号召,在加速创新药物渗透到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努力,讲述诺华深耕广阔县域市场的“小城故事”。...
1067浏览
HPV是“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的简称,分100多种亚型。其中与宫颈癌变(以及阴道癌、外阴癌等)相关的高危型至少有13种。而最常引起宫颈癌变的类型为16,18型(占70%)。其它低危型与尖锐湿疣、皮肤疣等疾病有关。...
16798浏览
荨麻疹出现以后,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和护理,如果不注意护理,会导致肌肤的损伤加重,还会影响个人的形象问题。荨麻疹有过敏性,一旦接触到了过敏原发起病来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做好预防对治疗有效。那么,有哪些偏方有不错的功效呢?下面这些大家了解下。...
8317浏览
心脏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呵护和预防,对于女性的健康来说,心脏的呵护是不可少的事情。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时间一般较晚,但是比较倾向的还是女性。那么,女性要注意哪些心脏疾病?日常大家应该怎么样呵护心脏健康呢?...
12364浏览